24-85New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几个优点就是:色彩丰富有油润感;焦段实用且价格低廉。以上两个特点是被广大M家普遍赞同的。先说色彩,24-85也是出了名的有油润感的M家代表镜头之一。文章最初曾说过,M家镜头因其自身别具特色的镜头风格受人追捧,那么这风格究竟是什么?回溯历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Minolta曾与Leica公司保持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关系,其间设计生产了不少品牌不同却结构相同的相机和镜头,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哈苏和富士。于是Minolta在手动时期铸立了色彩丰富和油润饱满的镜头风格,尤其是油润饱满这一点绝对是受德头的影响所致。24-85不但具有强烈鲜明的新M家特色,还似乎在对绿色的表现上有些敏感。我曾经用RDPIII和这只镜头拍摄过一张草原的照片,画面中的绿色部分异常鲜亮,为了证明这不是个体差异,我前后总共用过5只不同编号的24-85New,再次证明了我对其怀疑的可信性。这个镜头锐度较高,反差也比较大,有人认为这已经脱离了Minolta一贯的传统,对此看法我持保留意见。焦段实用自是不必再说,一般情况下这支镜头可以涉及风光和人像等一般拍摄需求。现在在要寻找全新的24-85New是不太容易了,但是二手依然可寻,且成色在95新以上的也不会超过2000元,对于大多数用家都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24-85New也有它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做工方面。该镜头变焦环使用一定时间后就会松脱,倒垂向下镜筒会自己滑伸出一段来;由于设计缺陷,在使用过几次以后镜筒的固定位置会出现摩擦痕迹,品相会下降;另外该镜头容易进灰。尽管如此,不妨碍其成为一个物美价廉的重要选择。
再来看看70-210/4。引用枕梦庄主言:“该镜头是MD70-210/4的AF版本,而MD70-210/f4则和美能达为徕卡代工的Leitz 70-210mm f/4.0 Vario-Elmar-R血缘相同。” 从1974年开始,Leica与Minolta在开发为LeicaR系列配套使用的中焦至中长焦恒定光圈变焦镜头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Minolta共计为Leica设计和制造了四款变焦镜头,这项合作一直持续到了1996年才终止,而70-210/4则是其中之一。我们当然不能奢望这支镜头同其Leitz版本不相上下,因为首先Leitz版本虽与M同为9组12片,最近对焦距离同为1.1m设计,且在外观上也大致相同,但M的滤镜尺寸为55mm,而Leica为60mm,M为外置遮光罩,而Leica为内置,另外重量也不同,M为635g,Leica为720g。所以从Leitz到MD再到AF,已经并非同一物种了,但由于光学设计一样,还属同一渊源。AF70-210/4做工相当扎实,镜身除变焦环为硬塑料以外全部由金属制成,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感觉。该镜头早期的遮光罩也是金属的,后来变为塑料材质。其实这一点是各有利弊。金属材质与镜头整体风格一致,但是放置不当容易在镜身上划出痕迹。塑料材质虽然不比从前,但如果遇到强烈外力撞击时,会自身破碎而减缓冲击达到保护镜头的作用。该镜头的优点是恒定光圈且色彩极其丰富,缺点是由于镀膜技术问题在逆光条件下容易见光死。这也是为什么推荐遮光罩不管有用没用都要罩上的原因。70-210/4在70-150mm段都是有相当高的成像质量的,170mm(因镜身无该焦段标识,故此为估算值)以后容易出现解析力略有下降的现象,毕竟变焦镜头不能做到各个焦段面面俱到。需要提的是,在210mm还有一个1:4放大的小微距功能,也算是增强了一定的趣味性。该镜头是内变焦,变焦时镜身长度不变;前组镜对焦,对焦时镜头前端会转动,如果使用偏振镜会造成不方便。该镜头由于是80年代的设计,在对焦能力上稍显不足,而且没有脚架环对于一只中长变焦镜头来说也还不够方便、专业。70-210/4的价格从最初的1500左右一直炒到了现在的2000以上,甚至有些品像较好的还达到了2500左右的高价。相对于自身低价高质已经失去了其最受人欢迎的意义了,但是作为M家的XXB,在上升到80-200甚至SSM之前,此镜头已经足够用户使用很长一段时间了,甚至我个人建议,除非升级至G头,否则中长变焦的唯一选择就是70-210/4。
新标准配置24-105/3.5-4.5 (D) 100-300/4.5-5.6 APO (D)
24-105/3.5-4.5(D)
100-300/4.5-5.6 APO (D)
随着囊括了三项大奖的α7相机问世,Minolta还推出了几只D型镜头【注:新推出的D型镜头分别是AF 24-105/3.5-4.5(D),AF 100-300/4.5-5.6(D) APO,AF 85/1.4G(D),AF 100/2.8(D) Macro,AF 50/2.8(D) Macro.
】,其中就包括了后来被称为新标准配置的24-105/3.5-4.5 (D) 100-300/4.5-5.6 APO (D),时间大概是2000年的9月,而前者的身份同时还是α7的配套镜头。
作为24-85的替代品,24-105在最初的日子里还曾遭受过来自于广大用户的质疑。首先该镜头的规格是M家镜头组中从来没有过的,也就是说这是一只全新设计、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的产品,究竟合格与否没有任何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来源。其次,这只镜头最初投放市场的价格在3000元以上,对于习惯了低价的M家用户,这意味着24-105被定位于中高端镜头,但从公布的参数上看和24-85差别不大,究竟是否物有所值还有待商议。再次,曾有谣言称此头风格脱离M家传统,导致追求镜头风格的广大用户裹足不前。但是,谣言不攻自破。到了02年,已经有很多的用户选择了24-105作为自己镜头阵营中的主力,这也为后两年二手市场的大量流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24-85相比,24-105的体积更加小巧,质量也有所减少,同时结构也简化到了11组12片,但是却用了3片非球面透镜以求获得更佳的成像,值得称赞的是,该镜头做工得到很大提升。从成像风格上来看,24-105完全继承了M家浓郁饱和的特点,并且分辨率和锐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如果用来拍摄人像的话,磨皮则是必须的了。由于是α7的配套镜头,24-105还支持了Minolta最新的ADI闪光测量技术。ADI的全称是Advanced
Distance
Integration,翻译成中文是先进距离集成技术,其主要作用就是可以不顾及背景或主体反射等因素,提供最佳的闪光量,这一技术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形成ADI的条件有些苛刻,需要机身、镜头、闪灯三者同时支持才可使用,缺一不可。所以,这一点也成为后来M家对现在SONY生产的SAL镜头的主要疑问之一。在日常使用中,我个人觉得ADI对闪光的控制还是比传统TTL更有保障的,至少过曝或者欠曝的机率小多了。同24-85一样,该镜头也有一些小特点,那就是对蓝色表现过度。使用过24-105的朋友们都知道,用这只镜头通常可以省去在偏振镜上的投资,因为即使不用任何滤镜,拍出照片天空同样是那么湛蓝。这是一只具有将近4.4倍的高变焦比率镜头,高素质和便捷性以及对新技术的支持,低廉的价格却丝毫不马虎的做工,仅仅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就受到了相当多数量用户的追捧,难怪西平英生会在2000年的镜头年鉴里,在众多对手当中给予这支镜头5颗星的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