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街利器24-50/4和35-70/4
24-50/4 35-70/4
M家镜头中有个著名的F4组合,分别是24-50/4,35-70/4,70-210/4,后来为了凑数有人把前面提到的28-135/4-4.5也算了进来,下面来介绍一下家族中的另外两位。
Minolta在α7000发布之后又在1年多的时间内连续推出了面对专业市场的α9000和低端市场的α5000,形成了高中低三档互补的市场结构,同时也形成了其第一代AF单反机的框架并沿用至今。为了在下一代机身α7000i上市之前稳固住现有的市场,Minolta在87年推出了一系列的镜头来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像28/2,35/1.4,35/2,85/1.4,100/2,200/2.8,80-200/2.8都是这一时期诞生的。为了满足在广角端的不足,24-50/4应运而生。该镜头也是有新旧两个版本,New版的具体上市时间应该是在88-93年之间,没有确切的资料记载可供查询,通常人们所说的都是旧版的24-50/4。这只镜头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手动时期有过11组13片、72mm口径的MD24-50/4,而今变化成为7组7片、55mm口径,仅仅重达285g的小家伙。没有资料显示二者有直接联系,但是有不少人坚持AF版是从上一代改进而来的观点,对此我表示怀疑。
在长时间使用标准配置后,我逐渐发现了自己习惯的焦段在于24到50mm,而其中最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如下:50mm、35mm、24mm、28mm,拍摄内容多为扫街,所以本着试试的心态,我和一名色友交换了镜头,用24-85New换来了24-50/4,后来通过了解得知,该镜头的价格也确实和24-85不相上下。这个镜头初拿到手,我感觉变焦环有些松旷,后来发现这是普遍现象,毕竟年代久远,保存至今实属不易;遮光罩是圆形捏夹式的;镜身长度在60到70mm之间,相当于24-105的最小收合状态的长度,相当小巧;把镜头装配到α7上,感觉对焦速度挺快的,可能是由于广角镜头行程短同时α7的对焦模块先进的原因。该镜头在24mm端有轻微的桶形畸变,而50mm端又有一些枕形畸变,并且面对稍微强烈一些的逆光就容易出现光斑,由于不是圆形光圈,面对点光源的时候呈现出不自然的七边形。不过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重要的,所以看重它,就是因为价格、焦段和色彩。该镜头色彩鲜亮明快,不像其他镜头那样浓重,在拍摄蓝天的时候你会发现最终并没有那么蓝,而拍摄MM的时候又能把皮肤拍的白皙一些,真是很有意思。该镜头锐度可以,分辨率也还不错,我曾经用它放大过一张12寸的照片,感觉24-50/4是能够应付的。
这只镜头我用了大概2个月,感觉是比较满意的:便宜的价格(成色好的不超过1500)、恒定F4光圈、个人最适用的焦段、体积小巧重量不大、色彩别有一番风味。上述原因成为了我向其他朋友推荐的重要根据,常有人说摄影烧钱,依我看,穷人也有穷人的玩法,谁说花钱多镜头才好?我看24-50/4就不错。
发烧的过程是没有尽头的,随便一个借口都能让人作出非理性的决定。在24-50/4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又不满足了,24mm对我来说太广,需要距离拍摄对象很近才能保证主体在画幅中的比例,而且35mm以下我使用的还是少(主要原因是我对广角无力控制),若是有一只焦距范围更小的变焦镜头,那就更好了。可怕的是Minolta还真有一只符合我要求的35-70/4,而且价格还极其便宜,我买了只成色在95新左右的才花了不到400元。
35-70/4是Minolta第一支大量生产的采用复合非球面镜片的镜头,材料是光学树脂,在当时来可以说是独特的镜头生产技术制造出了这颗特殊的新镜头。在历史上M家有多只35-70焦段的镜头,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MD Rokkor-X 35-70/3.5,而原因还是因为著名的Leica血缘。Minolta为Leica公司设计并制造了Leitz 35-70mm f/3.5 VARIO-Elmar-R,这支镜头从设计、光学到机械制造都是在美能达的大阪工厂完成的,后来的35-70mm/f4
VARIO-Elmar-R的光学部分由Minolta制造而机械部分由Leica在德国制造。MF时期Minolta在该焦段有4只镜头,但是和Leica同型号的只有上面提到那一只同为7组8片的光学设计;AF时代该焦段有3只,但是后两只都是浮动光圈,属于另立门户这里姑且不提。35-70/4为6组6片结构,前组镜第二枚为复合非球面镜片,最近对焦距离1米,光圈叶片7片,49mm的口径,70mm焦段时具有1:4的微距放大功能(在开启Macro开关以后变焦环还能转动一段,此时为手动对焦),重量只有255g。该镜头体积虽然非常小巧,但是在35mm时镜头却伸出很多达到了70mm。从实拍来看,色彩比较轻快但不失丰富,整体风格有些发暖偏黄,但冷色调也表现得恰到好处,我个人认为是镀膜老化导致的个体差异;分辨率高但是并不是十分的锐利;各焦段都有变形,35mm最大;对待逆光的时候紫边比较明显;焦外成像非常不错;对焦速度一般。为了进一步追求机动性,我为这只镜头配备的机身α5,而这套配置我用了将近1年。选择这只镜头的目的性很明确:极其便宜、体积微小、成像不错,趣味性高。纯粹的从光学素质上来看,35-70/4有很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比如变形和对焦距离,而其焦段设计在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也属鸡肋,但是若论性价比,很少有镜头能出其右。
选择以上两只F4镜头是需要反复衡量的。如果你的拍摄习惯是追求135SLR的机动性和隐蔽性,那是可以考虑的;如果你希望花极少的代价来玩耍一下具有M家特色的恒定光圈头,那也是可以考虑的;除此以外并不建议用户考虑。扫街利器,玩玩即可。
廉价超广角20-35/3.5-4.5和KM17-35/2.8-4D
20-35/3.5-4.5
KM17-35/2.8-4D
自从被某位朋友的17-35G毒翻了以后,超广角镜头就一直是我的心病。查阅资料发现M家只有两只焦段在24mm以下的变焦镜头,分别是20-35/3.5-4.5和KM 17-35/2.8-4D。前者出现的年代不得而知,拥有的人更是少只有少;后者是腾龙OEM产品,严格的说不是M家嫡系。一直以来我是死硬的胶片派,非常看重所谓的风格问题,所以本能的对后者产生排斥,心想即使无力上G,也要弄一个20-35玩玩。无独有偶,某日一位商家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那里碰巧有这两只超广角镜头,问问有没有兴趣来对比一下。我二话不说就杀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