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4作为高速标头和1.7版本同时发布,但是直到1998年α9发布,New版才诞生,也就是说Old版本一枝独秀撑了13年。现在索尼又发布了SAL50/1.4,设计参数没变,只不过外观发生变化,从New版的斜纹对焦环变成了塑料对焦环,同时触点从5个增加到了8个,支持了ADI技术。50/1.4新旧两个版本变化比较大,Old版本是金属结构,7片6组设计,7片光圈叶片,49mm口径,内置提拉式圆形遮光罩;New版的不同之处是镜身材质采用工程塑料,7片圆形光圈叶片,55mm口径,外置卡口式圆形遮光罩。二者质量却都为235g,直到SAL版本依旧如此。从体积上看,Old比New版略大一点点。成像反面,50/1.4Old并不比50/1.7占多少优势,除了光圈更大速度更快以外,色彩特点虽鲜艳但不突出,相反还有一种沉闷压抑的感觉,另外光圈全开后散景严重,为追求较高的解析力需要缩小到F2.8以后方可。50/1.4New则完全不同,该镜头由于采用全新的镀膜工艺,色彩较之更明亮。成像锐利,层次丰富,分辨率高。在改进为圆形光圈设计以后,大幅度改进了原先的散景严重现象,在F1.4时锐度略低,边缘分辨率和中心区域比有肉眼可查分别,但是仅仅缩小到F2时就有明显改善,F2.8-5.6时表现较好,而F5.6-8时则相当出色。
该镜头的特点是油润中略带一点黄,非常像Voighlander 35/1.2 Nokton风格。
四只标准镜头的主要差别在色彩上,我个人最推荐的是50/1.7Old和50/1.4New,因为色彩风格最突出,而二者取舍也就看使用者的机缘和财力了。作为首选,当然要考虑F1.4版本,毕竟现在在市场上能够轻松买到且具有更高的速度,但是1.7Old版本的二手价格也不算很贵,500元左右就能买到一只成色不错的,如果经济允许,不妨也买来一只共同感受一下。
后记
在完成初稿后征求了几位M家资深的意见,他们分别是gaoyuan 、oliverjiang、都督、骆驼响子。这些朋友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中肯的意见,在此表示深深感谢。文章中的一些看法他们并不是全部赞同,尤其是对于是否推荐用户使用T头和在M家风格归类划分的问题上争议最多,经过多次探讨之后我还是决定维持我个人最初的看法:在以数码地位越来越重的时代,对于常规中低端镜头还是坚持素质为主风格为辅的原则,尽可能的扩大可选择层面来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对于执著追求风格的用户,则要向他们推荐G系列镜头,自然也就不在本文虽限定的范畴之内了。至于各位朋友是否认同,欢迎探讨。
本人进入M家时间不长,今日斗胆评述,一是依靠朋友在物质上的支持,另一则是凭借他大家对我在知识上的谆谆教导和指引。曾经M家学习风气甚浓,众人热情探讨互相尊重,希望此文也能带来谦虚好学和谐的气氛。
|